葡萄生产技术
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,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、苹果、梨和桃,居第五位;产量仅次于苹果、柑橘、梨、桃和香蕉,居第六位。我国鲜食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。
葡萄为多年生蔓生植物,根系发达,再生力强,吸收力强,故葡萄抗旱、耐瘠薄、耐盐碱,不怕耕作伤根。其地上茎蔓、地下根系生长势均很强,生长量大,寿命长。在露地栽培条件下,一般一年有2个生长高峰,在华北地区发芽后根系开始生长,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第一次生长高峰,8月中旬高温时停止生长;9月中旬又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,但比第一次小,11月下旬生长停止。葡萄根系的生长与地温关系密切。古中)植株蔓性,不能直立,需设支架扶持,生长迅速,节间长,借卷须向上攀援生长,年生长量可达1-10m以上。只要气温适宜,可以一直生长。栽培上应勤摘心,限制其加长生长。枝蔓生长具明显的顶端优势和垂直优势。
葡萄的芽具有明显的早熟性,植株各部位上的芽,在条件良好、营养充足时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花序,技术措施得当,周年中可以结二次、三次甚至是多次果。葡萄的夏芽可随即萌发长成副梢,副梢的夏芽又能萌发成2次、3次副梢,甚至多次副梢。葡萄的花芽为混合芽,但冬前花序原基分化较浅,外形上不易与叶芽相区别。一般从枝蔓(结果母蔓)基部第1~2节开始,直至第20节以上,各节均能形成花芽。生长势较弱的品种花芽着生位置较低;生长势强的品种花芽着生位置较高。
葡萄的花序为复总状花序(圆锥花序),般着生在结果新梢的第3~8节上,有2~4个花序。大多数葡萄品种为两性花,能自花授粉正常结实。葡萄落花落果较严重。花后3~7d开始落果,花后9d左右为落果高峰,前后持续约2周,其后一般很少再脱落。有些葡萄品种,有单性结实或种子中途败育的特性或趋向,可以形成无籽葡萄。